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1-12-13 13:46:42
閱讀:66
為順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要求,11月17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 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農產發〔2021〕7號),對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具體部署。
《意見》提出,到2025年,農業多種功能充分發掘,鄉村多元價值多向彰顯,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有效保障,農業質量效益和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優質綠色農產品、優美生態環境、優秀傳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干”貫通產加銷、以鄉村休閑旅游業為“徑”融合農文旅、以新農村電商為“網”對接科工貿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針對漁業,《意見》明確,要建設標準原料基地,加大水產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力度,培育推廣適合加工的專用品種。要保護生態資源和鄉土文化,利用好稻田、養殖池塘、湖泊水庫等田園風光,發揮好農業的生態保護作用。傳承好民族民俗文化、漁歌、漁港文化等非物質遺產,形成可持續利用、可接續傳承的鄉村休閑旅游發展模式。要發掘生態涵養產品,打造一批稻漁共生生態樣板,建設一批實訓基地,創設一批科普教程。要打造鄉村休閑體驗產品,建設垂釣園等景點,發展休閑垂釣等業態,打造一批田園康養基地和田園式花園式鄉景基地。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鄉村產業有了長足發展,強化了農業食品保障功能,拓展了生態涵養、休閑體驗、文化傳承功能,凸顯了鄉村的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價值,但仍然存在產業鏈條短、融合層次低和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為順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要求,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到2025年,農業多種功能充分發掘,鄉村多元價值多向彰顯,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有效保障,農業質量效益和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優質綠色農產品、優美生態環境、優秀傳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干”貫通產加銷、以鄉村休閑旅游業為“徑”融合農文旅、以新農村電商為“網”對接科工貿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
發揮縣域農產品加工業在縱向貫通產加銷中的中心點作用,打造創新能力強、產業鏈條全、綠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聯農帶農緊的農業全產業鏈,促進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引導農產品加工重心下沉縣城、中心鎮和物流節點,推動生產與加工、產品與市場、企業與農戶協同發展,實現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
三、做精做優鄉村休閑旅游業
發揮鄉村休閑旅游業在橫向融合農文旅中的連接點作用,以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聯合大型農業企業、文旅企業等經營主體,大力推進“休閑農業+”,突出綠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態田園底色、守住鄉土文化本色,彰顯農村的“土氣”、巧用鄉村的“老氣”、煥發農民的“生氣”、融入時代的“朝氣”,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十)發掘生態涵養產品。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資源,結合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農耕文化傳承和節能減排固碳,發展生態觀光、農事體驗、戶外拓展、自駕旅居等業態,開發森林人家、林間步道、健康氧吧、溫泉水療、水上漂流、滑草滑沙、星空露營等產品,打造一批循環農業、生態農牧、稻漁共生等生態樣板,建設一批學農勞動、研學實踐、科普教育等實訓基地,創設一批農事生產、節氣物候、自然課堂、健康養生等科普教程。
四、做活做新農村電商
發揮農村電商在對接科工貿的結合點作用,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利用5G、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加快網絡體系、前端倉庫和物流設施建設,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農業產加銷各個環節,建立縣域農產品大數據,培育農村電商實體及網絡直播等業態。
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十九)加強組織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將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按照“一個產業、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個團隊”要求,建立統籌協調、多方參與、分工協作的推進機制,聚焦主導產業、聚集資源要素、聚合服務功能,促進規劃、政策、標準等有效銜接,加強業務指導、項目扶持、示范帶動,形成高效指導和促進體系。
來源:農業農村部、中國水產雜志社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