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11-22 14:27:01
閱讀:130
大邑縣深入推進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依托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與合理開發利用,積極探索川西林盤生態價值實現路徑,獲評“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修復示范縣”,相關經驗被省發展改革委發文推廣。
全面梳理川西林盤資源,系統編制《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及《川西林盤公園保護修復利用規劃技術導則》《川西林盤民居建設導則》,建立林盤開發利用、規劃建設等技術標準,在保護生態本底基礎上強化對林盤“保、改、建”的有效管控。
大邑縣沙渠街道稻鄉漁歌林盤
完善“特色鎮+綠道+林盤”發展格局,聯動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九大美院”組建鄉村社區空間美學研究創作基地,圍繞雪山、森林、溫泉、古鎮、田園等獨特優勢進行林盤美學設計,建成以姚林盤為代表的農業衍生型、以稻香漁歌為代表的特色旅游型等85個林盤美學空間樣板,推動綠色生態空間向綠色經濟空間轉變,形成主線突出、關聯性集聚的鄉村生態新格局。
圍繞川西林盤“田、林、水、院”基本要素,打造沃野環抱、茂林修竹、美田彌望、特色鮮明的林盤景觀,植入商務、會議、博覽、度假、旅游、文創等現代功能業態,推動農商文旅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大邑縣安仁鎮南岸美村“鄉村會客廳”
開展全域川西林盤招商推介,精準化招引投資主體進入,建立起“招大”與“引小”相結合的招商制度,在聯動華僑城、五礦等一批“六類500強”企業打造示范標桿的同時,定向招引規模適度、實際帶動性更強的小微型投資主體,優化林盤產業結構和經濟生態,實現“產景相融、產旅一體、產村互動”和“以農促旅、以旅帶農”。
2022年1-8月,全縣共接待鄉村旅游游客261.35萬人次、同比增長28.16%;實現鄉村旅游收入10.43億元、同比增長33.71%。
采取“國有平臺公司+金融資本+村集體經濟”模式,促進林盤內的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企業等共建產業開發聯盟,推動各集體經濟組織共建聯營體,實現對林盤的高效開發經營。
大邑縣西嶺鎮“山之四季”民宿
通過“租賃、入股、有償退出、拆院并院”等方式盤活全縣林盤集體建設用地資源、廢棄工廠和水電站,提升打造1979霧山“山之四季”民宿酒店等一批旅游康養度假酒店。
分類構建農村實用人才等“七類人才子庫”,制定《大邑縣鼓勵人才聚集推動林盤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十條措施》,出臺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人才引進辦法,引入鄉村設計師團隊、林盤建設運營企業、社會組織團隊等專門人才,激活市場主體參與林盤保護修復建設積極性,為林盤產業經營、風貌打造、文化植入與公共服務供給等提供有效支撐。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