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1-12-13 14:30:14
閱讀:108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現狀
近年來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產業類型豐富多樣、產業規模日趨壯大。從上世紀90年代我國出現的以農家樂為主的休閑農家,到當前迅速發展的休閑農莊、休閑農園和休閑鄉村,休閑農業發展類型不斷豐富,檔次逐步升級。伴隨著休閑農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方式從早期的自發式、小型化、單一化、分散化逐步向組織化、規模化、產業化、集群化方向發展。經營主體由上世紀的農戶經營為主,到目前社會資本大量進人休閑農業,形成了農戶、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多元化的休閑農業投資格局。
據統計,2019年,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接待游客32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經營單位超過290萬家,其中,全國休閑農莊、觀光農園等各類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到30多萬家。
圖1 2011-2020年中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數變化
圖2 中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和星級企業數量
休閑農莊發展現狀
休閑農莊作為休閑農業發展的一種類型,是以山林、田園、湖泊、溪流、水庫等自然景觀資源為依托,以農、林、牧、漁等特色農業生產、加工、經營為基礎,以鄉土文化、農作生產、農村生活為引線,集生產、加工、經營、觀光、娛樂、運動、住宿、餐飲、購物等生產、服務功能于一體的農業企業形態。目前,我國的休閑農莊產品主要圍繞農田山水觀光、農家樂餐飲、瓜果休閑采摘活動等,處于初級開發階段。
近些年來,各地依據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不斷創新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樣、功能多元、特色各異的休閑農莊,已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新亮點,成為一種經濟產業和收入增長點,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豐富城市居民精神物質生活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客觀來講,休閑農莊發展還有一定的欠缺。
(1)休閑農莊缺乏科學、長遠的規劃,休閑項目同質化、重復建設情況比較突出,存在資源嚴重浪費問題。
(2)休閑農莊經營規模較小,休閑服務內容比較單一,產業鏈體系不完善,綜合競爭力較弱。
(3)基礎配套設施比較陳舊,經營管理水平較低。一般來說,休閑農莊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遠地區,基礎設施比較陳舊、不完善,同時經營者文化素質、管理能力較差,農莊內部經營效率、服務質量無法保證。
(4)休閑農莊品牌營銷存在較大短板。大多數農莊缺乏品牌競爭意識,品牌宣傳投入較少,沒有形成良好的品牌競爭效應。
(5)文化內涵缺失。國外農莊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積累了比較深厚的文化沉淀,形成獨特的經營特色和優勢。而我國休閑農莊發展時間較晚,文化底蘊比較薄弱。
(6)景觀項目人工痕跡明顯、服務項目單一。一些農莊本沒有自然景觀資源利用,采用人為建造、設計的方式構造景觀,觀光資源比較低端、單調,無法滿足游客觀賞需求。
休閑農莊發展重點提升方向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提升休閑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給休閑農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針對上述問題,發展休閑農莊需要在品牌帶動、文化植入、多元體驗、基礎配套、運營環境、監管保護等方面不斷努力。
提高品牌營銷力度,推動品牌經營。無論是在政府部門政策和資金的外部引導方面,還是休閑農莊經營者主體方面,都要增強品牌意識和營銷能力,深層次挖掘旅游特色和內涵,找準品牌定位,搞好品牌形象設計。宣傳方面,要站在細分市場的角度上,要明確自身的市場分層、服務分檔、產品分級等定位問題;重視口碑營銷策略和適當開展聯合營銷;探索獨特、巧妙、個性化的經營路線進行網絡化管理,發展網絡營銷。
注重文化價值,提高休閑主體的休閑效益。休閑農莊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特別要突出本土鄉村性和綠色生態性以提高休閑主體的休閑效益。將社會、文化和生態價值附加于農業生產價值基礎之上,帶給顧客更高級的深度生態體驗;盡可能利用現有資源為客人提供人性化服務,建立良好的賓客關系,于細微處留住游客的心,提高游客對休閑農莊的認可度。
增加旅游項目,實現休閑農莊的功能多元化。在一些以住農家房、吃農家飯為主的休閑農莊,可適當增加娛樂和和娛樂項目;對于景區周邊的休閑農莊,其功能在于休閑、度假、觀光、旅游、娛樂、購物;對于特色鄉村型和民俗文化型農莊,除觀光、旅游、求知、體驗、購買、休閑和度假外,還應積極開發度假、休閑和娛樂功能;對于基地兼容型和體驗型農莊,應該以觀光、求知、學習和購物為主,并可適當地選擇其他幾種功能項目。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接待能力。硬件方面,首先是加強對鄉村道路系統的基礎建設,保證游客出行的順利暢通;其次是停車場的建設;再次是對服務設施的建設,盡量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軟件方面,積極培育規劃、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梯隊。
加大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對休閑農莊建設用地予以適當傾斜;加大各級財政對休閑農莊休閑旅游業專項扶持力度,加大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休閑農莊休閑旅游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休閑農莊行業協會的優勢作用,對行業實行自主管理與監督,組織開展休閑農莊規劃、建設、管理、營銷、業務培訓和經驗交流等活動;大力開展休閑農莊推介活動。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游客參與”的模式,在重點城市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銷推介活動;加強旅行社合作,借助旅行社推介渠道,促進休閑農莊營銷直接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
完善政府對休閑農莊的管理體制。從管理體制上來看,目前還沒有專門機構對休閑農業開發立項的審批、備案、可行性論證等技術職能,以及對休閑農業項目發展過程中的指導、檢查與管理等行政職能負責。由此而導致休閑農業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宏觀管理失控、辦事效率不高、有的休閑農業沒人管、有的休閑農業誰都管的混亂現象,這些問題需要完善政府管理體制來解決。
作者:關海燕/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園區規劃事業部
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專業從事現代農業規劃的研究單位,主要承擔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職能。
北京市富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和城鄉規劃學專業為基礎,結合農業經濟、城鎮生態與環境、建筑與園林設計等研究方向,開展包括市縣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農業發展戰略研究、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都市農業規劃設計、農業園區規劃設計、國家農業公園規劃、農業綜合體規劃、農業產業集群規劃、生態旅游農業規劃、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倉儲保鮮園區規劃、設施農業景觀設計、以及相關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等領域的研究與規劃工作。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