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01-06 10:40:55
閱讀:53
四川省巴州市巴州區:“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項目、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重點培育品種—巴州枳殼、中藥材溯源試點縣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基本情況
巴州區主導發展丹參、白芍、枳殼、姜黃等四大品種,突出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科研等全產業鏈發展。“巴州枳殼”入選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重點培育品種。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農業園區基礎配套上,統一規劃建設園區道路,與國省道、區鄉道“連通、成環、織網”,同時推進高標準農田、土地整理、農田水利等涉農項目向園區集聚,以旅游景區的標準建設園區。2020年3月,巴州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被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項目,目前已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園區規劃建設面積1萬3500畝,整體占地面積是3000畝,已投入2.65億元。目前已新建道地藥材6800畝,育苗基地500畝,產品初加工廠2個,產業道路9公里,改擴建道路14.5公里,遷改農房266座,遷改電力通訊管網23.05公里,整治塘庫17口。
圖片來源于網絡
與傳統中藥材產業園區不同,該園區還是一個集農業生產、觀光、鄉村休閑為一體的農業與旅游綜合區,截至目前已實現了年接待游客37萬人。園區目前仍在建設中,經過前期建設,園區已形成以“七彩林科+精致農業+秦嶺藥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戶”的合作模式。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園區特色
——產業融合
在巴州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不僅有藥用觀賞植物的盆栽和盆景,還有果藥輪作、林藥套作的試驗田,以及中藥科普、藥膳開發、藥用茶飲、田園民宿等多種業態。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園區采取“藥藥、藥果、藥糧”套作模式,致力園區、社區、景區“三區”同建,建成藥旅結合AAAA級景區。巴州區森林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氣候條件宜人,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村里還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及特色民居、自然資源等,大力發展農事體驗、田園采摘、休閑觀光等產業,園區以藥旅融合為發展模式,推出的特色森林康養旅游體驗項目,讓村民們在農業園區內吃上了“旅游飯”。
巴州區中藥材種植基地,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網絡
——科技驅動發展
園區專門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對務工村民進行藥材種植、除草、施肥全程指導,同時聘請四川省農科院和中醫科學院的有關專家組來開展園區建設研究,引進七彩林科開展中藥材基因組培及藥理性研發,建立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1個,建成“五良”配套核心示范園1個,建設中藥材種植信息監測站1個。此外,還引進培育秦嶺藥業等龍頭企業4個、成立專合社7家,建立中藥材加工廠3個,發展優質基地10370畝。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圖片來源于四川新聞網
圖片來源于網絡
——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
園區產業規劃還堅持綠色發展,探尋發展與保護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依托養循環發展,推廣“畜-沼-藥”生態農業模式,構建種養循環、生態低碳、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漫步于園內,沿路可見白色的墻體倒映水中,岸邊坐落著簡約秀氣的小亭,沿岸是高矮參差的樹木、明艷爭俏的鮮花,遠看是連綿環繞的山體——陽光明媚,藍天白云,云的一朵朵陰影就落在山體的植被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產業融合發展、依托科技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等正確理念的引領下,巴中醫藥產業產值2020年已經有近25億,并培育發展了分布全市的培育中藥材基地。巴州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全面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可以達到5億元,輻射帶動農戶6000戶,年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展愿景
按照計劃,到2025年,巴州區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到20萬畝以上,中醫藥全鏈總產值將達到30億元。同時,將規范建設中藥材流通網點、初加工網點及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初步形成暢通、便捷的中藥材內外銷售流通體系。在遠景規劃中,到2030年,全區將實現中藥材產業主導優勢突出,產品特色鮮明、商貿流通市場暢通、中醫藥文旅康養繁榮的產業體系,中醫藥綜合產值將達到60億元以上。
圖片來源于封面新聞
目前,巴州區正在精心打造藥旅融合環線和城郊文旅環線,依托中藥材產業大力發展城郊鄉村游,加快建設天馬山旅游度假區、三江水鄉景區、蓮山湖濕地公園、蘇山坪城市后花園,實現“農民變居民、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園區變景區”,努力打造休閑旅居之城、中醫康養之地,積極爭創全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縣(區),并立足“爭創省四星級農業園區,圍繞年內入列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培育序列”為發展目標。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園區名稱:巴州區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
園區地址:巴州區
規劃面積:1萬3500畝
案例歸檔:中農富通品牌營銷室
編輯排版:木子
審核:Chilli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