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02-21 10:03:45
閱讀:88
當前,5G技術正處于大規模落地普及時期,隨著5G數字農業時代的到來,我國農業正面臨一輪全新的轉型和升級,5G與農業的有效結合,將成為推動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的重要路徑。
在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高新農業園區里,農業植保無人機正在對試驗田進行澆水作業。據了解,這里的無人機植保作業大部分是由中國移動自主研發的全國首個5G網聯無人機管理運營平臺——“中移凌云”無人機平臺完成。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高新區分公司集客中心總監雷治波介紹說,該平臺依托5G核心網絡和大數據能力,實現農業植保無人機遠程精準自動化操控,無人機在預設飛行航線下自主作業,大大減少了傳統無人機植保作業對飛手作業經驗的依賴。平臺實現集群化、遠程化、“一站式”的無人機管控和運營,有效解決了農業生產人力勞動強度大、勞動力不足等問題。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國進行10余次商用。“未來,還將實現多臺無人機并行控制,進行大面積的同時作業。”雷治波說。
傳統的農耕種植產品無法達到標準化產量和規模化市場,管理方式缺少了精準度,使得管理成本增加。例如,以往的農作物生長期間,經常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對農作物大面積灌溉,往往造成澆灌水量過多。損害農作物的生長。5G技術采用高精度土壤溫濕度傳感器和智能氣象站,遠程在線采集土壤墑情以及氣象信息等,實現墑情或者旱情的自動預報、灌溉用水量智能決策等功能,并且將數據及時反饋給技術人員,最終達到精耕細作、準確施肥、合理灌溉的目的。
農民坐在電腦前就可以查看農作物的數據,是缺肥了還是缺水了,得了什么病蟲害等都一目了然。5G技術低時延、高速度的特點,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的“粗放式管理”和“事后補救式管理”,從眾多層面促進農業生產的智慧化發展。
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打破了農業市場的時空地理限制,農資采購和農產品流通等數據得到實時監測和傳遞,可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積極建設5G+農業大數據平臺項目,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立足大埔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涵蓋大埔蜜柚產業種植、加工、物流、市場、銷售等全產業鏈的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大埔蜜柚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大數據平臺還可以精確分析線上線下銷售數據,為農產品的精準化銷售提供科學依據,平臺從供給側、需求側、質量安全三方面,提供產業融合、蜜柚種植、基地認證、價格監測、溯源監管、5G+零售監控六大功能服務,實現大埔蜜柚精準‘賣’。其中5G技術的應用,保障了零售監控信息的接收順暢,提升了農業園區監管的效能。”廣東順興種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鄧展華說。
來源 | 中國食品報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