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06-07 09:11:33
閱讀:78
摘要
成都市著力構建現代種業體系,加快推動現代種業建圈強鏈。
一是完善規劃體系;
二是壯大鏈主企業;
三是集成產業載體;
四是突破技術瓶頸;
五是凈化市場環境。
1 完善規劃體系
編制出臺《成都市“十四五”種業發展規劃》和《成都市推進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系統梳理種業產業鏈關鍵環節、鏈主企業及領軍人才,摸清前沿趨勢、技術路線、種質資源等關鍵底數,繪制成都市現代種業產業圖譜。制定印發《成都市實施現代種業建圈強鏈行動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年度重點工作完成時間表、分工圖,建立健全“周報告、月調度、季拉練”工作機制,加強調度跟蹤,確保年度工作任務件件落地落實。
2 壯大鏈主企業
清單式檢索“鏈主”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重點引進成長性好、潛力大的種業企業,成功爭取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落戶天府新區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成功引進先正達、荃銀高科等種業及關聯企業21家落戶天府現代種業園。按照“一鏈一基金、一鏈到底”的思路,成渝聯建成立西南首支1.5億元天府種業產業基金,為落戶天府現代種業園的10家科技型初創企業、10個科研創新團隊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3 集成產業載體
健全完善“核心+基地+網絡”科創體系,加快構建以天府現代種業園區和中國南方蔬菜種業創新中心總部區“雙核”為驅動,以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溫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新津天府農博園、蒲江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等多點為支撐的種業發展格局。目前,天府現代種業園2.1平方公里總部區基本成形,93平方公里生產示范區規模成勢,國家品種測試西南分中心等科創平臺建成投用,建成國家級制種基地2.8萬畝、省級保(育)種場4家,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3億元;中國南方蔬菜種業創新中心已完成項目方案初步設計和選址等前期工作,將于8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4 突破技術瓶頸
成都市政府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初步達成《成都市共建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鏈科技合作協議》,四方將協同創新合作,組建首席專家、骨干專家產業鏈智囊團,采取科研項目“揭榜掛帥”、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等方式,加快解決產業鏈的“共性”“卡脖子”問題。統籌推進天府現代種業園16個科創功能項目建設,種子檢測中心、孵化中心等4個項目建成投用,省種質資源中心庫、種業實驗中心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總部區已具備科技研發、檢驗檢測等功能,目前已吸聚77名專業技術人才、10個科研機構和創新團隊入駐。
5 凈化市場環境
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四川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貫力度,制定出臺2022-2023年成都市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凈化種子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種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2022年,全市共開展法律法規宣傳309次、發放宣傳資料31497份,開展種業市場執法檢查435次、出動執法人員1784人、檢查品種1958個。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