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3-06-03 11:02:00
閱讀:113
1、農產品物流一體化模式完善
因為人力、場地與預算問題,節目中的畜禽舍規模都不大,養殖組自己焊接搭建的雞鴨舍與羊棚并不具備安裝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條件,特別是安裝了監控系統之后。
1、日本農產品物流模式分析
日本國土面積較小,自然資源匱乏,土地規模化和經營程度低,農業生產規模小,面臨著“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因此,日本的農產品流通模式以批發市場為核心,能有效解決農業的小規模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日本農產品的物流模式主要有兩種:生產者—中央批發商—地方批發商—中間批發 商—零售商—消費者,生產者— “直買所”等形式—消費者。
2、倉庫自動化水平高,信息技術發達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自動化立體倉庫應用最廣泛的國家。日本建造的立體化倉庫能實現存取貨物的自動化,高程度的自動化節約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并且日本通過RFID、傳感器等信息技術建立了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管理系統,對貨物、冷藏運輸車輛進行動態監控和跟蹤,提高了物流效率。
3、冷鏈物流運輸工具發達,物流運輸網絡完善
冷藏保鮮車作為冷鏈物流運輸中的主要工具,是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的關鍵。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的冷藏保鮮車保有量在12萬左右,冷藏運輸率90%以上,運輸過程中的產品腐損率在5%以下。日本在全國對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用地進行了統一規劃,在各個城鎮都預留農產品物流設施用地,這使得日本形成了完善的農產品物流交通運輸網,比如新干線鐵路運輸網、高速公路運輸網、航空運輸網、海上運輸網等。
1、荷蘭農產品物流模式分析
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荷蘭積極發展農產品供應鏈。其中的一個方法是,在市場附近建立一個中轉站,先將農產品集中到中轉站,再進行配送。采用這種方式能保證貨源的充足和配送及時,配送中心在收到貨物時會進行分類、包裝、儲存等,并將這些產品運送到各個零售商。
2、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先進
荷蘭素有“歐洲門戶”之稱,面向北海,背靠歐洲大陸腹地,地理位置優越,發展對外貿易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了歐洲的農產品配送中心。此 外,荷蘭的著名世界貿易港口鹿特丹港的建立,也為荷蘭發展冷鏈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農產品的運送提供了便利。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設,與各碼頭 之間相連并建有運輸通道,有先進的運輸裝卸設備和先進的信息技術,促進了冷鏈物流運輸效率的提高。
3、優惠的稅收制度和嚴格的生產標準
在荷蘭,不論什么行業都只需承擔企業所得稅的一個稅種,且盈利在4萬歐元以下不用繳納所得稅。荷蘭同全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稅收協 定,企業通過海外控股公司投資則不需要單獨和某個國家商討雙邊稅收優惠,在荷蘭本國內的控股公司進行投資后所得的利潤可享受零股息預提稅。此 外,荷蘭還有嚴苛的產品生產檢測標準,荷蘭農業中最重要的乳制品生產標準遠超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相關標準。每一個產品生產出來后都會加 印生產追溯碼,隨時可以查詢產品的運輸狀況,消費者可通過追溯碼進行倒序追查,食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