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11-30 11:23:20
閱讀:132
家庭農場的概念是2013年首次在中央一號文件中出現。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各類家庭農場87.7萬家,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根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3000多戶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家庭農場的年均純收入達到25萬元左右,勞均純收入近8萬元,高于普通農戶收入。
注冊流程上,創辦家庭農場要求本人是農村戶口,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土地經營規模50-200畝之間,農業的純收入占家庭農場總收入的80%以上、具備農村土地經營權及相關證件等等。創辦程序一般是各鄉鎮政府初審轄區內成立家庭農場的申報材料,上報縣農經部門復審;通過之后,由縣農經部門認定其專業農場資格,并推薦到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登記。
近年來,為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家庭農場規范有序發展,各地出臺了關于家庭農場的申報、認定及扶持政策。目前家庭農場的補貼支持還停留在地方財政支持上,各地對家庭農場的補貼制度不一,對從事種植,養殖的小型家庭農場補貼分別為3萬到5萬元,在申報補貼方面有一定的劣勢和局限。
合作社是國家大力扶持的農業經營主體,補貼政策多,補助資金高且申請流程簡單,只需要項目申報書就可以。其中,優惠類政策包括稅收優惠、用水用電優惠等;補貼類政策包括土地流轉補貼、貸款補貼、購置農機補貼、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退耕還林補貼等;涉農項目扶持政策包括專項扶持、產業化項目扶持和農業綜合開發等。
農業公司可以從事的業務范圍最廣,可以把農業和商業結合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鏈,利益也是三個項目中最高的,還能實現上市。創辦農業公司的注冊程序要比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復雜一些,要到當地工商局依法注冊,核名、驗資等等。
近年來,各地陸續制定出臺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龍頭企業發展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財政金融等對農業產業化企業的扶持力度,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向龍頭企業提供稅收和利率優惠,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因此作為農業企業,申請成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十分必要。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鄉村振興新階段,國家對于“三農”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農村的發展機會也越來越多,想在農村投資,大顯身手正當時。在未來的農業發展模式中,“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已經風聲水起,這既便于享受國家的扶持政策,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三產融合發展。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