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何廣文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受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及技術封鎖等原因影響,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受到較大的沖擊,疫情以后出現了再回升態勢。不過,受疫情影響以及經濟中低速增長成為新常態以后,人們消費越來越謹慎,消費從表面上看還比較活躍,但實際上它的增長也受到了影響。從整個國家來講,投資的增長也不是很理想,主要表現在總額的增速及新增部分的增速下降。在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農業強國建設新時代,關注農業農村投資,意義重大。
如果要剖析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一個方面的推進都會產生投資需求。產業興旺是樞紐和關鍵,只有產業發展了,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才有基礎和條件。特別是只有基于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居民收入才能提高,生活富裕才有可能。促進產業興旺,不論是促進創業、增加新業態,還是完善產業鏈、延伸產業鏈,都必然產生新的投資需求。
鄉村振興時代,我國也進入一個農業強國建設的新階段。農業強國建設的目標,就是要生產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好、價格更優的農產品,而農業強國建設面臨耕地越來越少、水資源越來越稀缺、勞動力越來越短缺等多重資源約束,所以,農業強國建設,只能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只能依靠土地生產率的提升、節約利用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方式推進,也就是要研究怎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創新上要進行突破。科技創新解決的是從0到1的問題,由科學家來實施推動,如種業。技術創新是由企業家來實施,在生產過程當中,引入新的生產方式、新的要素來創新提升產能。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技術創新都會產生投資需求。例如,在北方地下水水位越來越低的情況下,怎么合理有效利用水資源?在鄉村農業勞動力越來少、越來越老齡化、越來越貴的情況下,怎么解決鄉村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還有水果、蔬菜領域的機械化問題,等等。
另外,農業是一個可以有成就的巨大產業。世界人口、我國人口基數大,生活需求巨大,農業企業有做強、農業產業鏈有做大的基礎和條件。不過,農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約束是市場需求約束,投資農業、經營農業企業,還需要有策略,需要基于市場需求尋找和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和模式,因而不是簡單做大的問題,穩健、可持續發展才是王道。做企業是看誰走的更遠,不是看誰做的更大。投資農業、經營農業企業,尤其如此。根據統計,世界500強里,農業占比較大的有48家。《財富》中國500強企業中,曾有20余家農業企業入圍,收入均過百億。所以說,農業是一個很有希望產業,增加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大有可為。
農業投資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其中政府投資資源越來越充足
投資的來源,簡單而言,主要包括個人投資、私募基金和風險投資、資本市場融資、金融機構貸款、政府投資5個方面,其中前三個方面的投資都稱為社會投資,社會投資中的個人投資農業領域的情況越來越多。
政府一直比較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農業領域,2020-2022年農業農村部還連續發布《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鄉村重點產業和領域,帶來工商資本農業投資熱潮,農業項目招商引資持續活躍。根據全聯農業產業商會與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全國農業招商引資藍皮書》,2023年1-11月份,中國農業招商引資的項目共計1256個,工商資本看好農村經濟發展前景。
農業是一個大的產業,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實際上都有投資,即從上游農業投入品到中游生產加工及運輸的供應鏈環節,覆蓋種藥肥、種植、畜牧業、水產漁業、智能農機等領域,以及尚在發展的新產業,比如植物蛋白、細胞肉類項目等。
明星PE/VC(PE,Private Equity的縮寫,私募股權投資;Venture Capital縮寫為VC,即風險投資)對農業項目表現出較高的熱情。據艾格農業團隊聯合全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聯盟、新供銷產業發展基金發布的《2022 年中國鄉村振興基金綠皮書》,2016-2022年,農業食品領域的PE/VC機構投資共1520起。
高瓴創投2022年推出了40億碳中和新基金,重點關注農業科技創新,參與了合成生物材料生產制造商藍晶微生物、可食用微生物合成蛋白研發商昌進生物、農作物智能種植決策服務提供商愛科農的項目融資。
紅杉資本在2021年微生物資源服務商慕恩生物、高品質健康食糧品牌十月稻田、參與生物育種企業隆平生物等項目融資基礎上,2022年參與投資了創新型合成生物技術研發與應用服務商微構工場、作物精準育種技術研發應用服務商彌生生物、微藻基產品研發生產商德默特等。
據公開的資料,2022年IDG資本投資了蔬菜水果新品種培育及全產業鏈開發商中農美蔬、玉米育種技術研發商邁澤裕豐。
VC/PE的投資,具有較強的價值判斷和投資能力,并注重資源整合,它們不是在片面追求促進企業規模成長,而是在促進行業、企業內生能力的成長。從某種程度上講,無論是資本的追捧,還是市場導向,最終是以盈利為導向的。它們投資的領域,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就代表著農業投資值得關注的領域,也預示著行業發展方向、產品定位。
另外,2022年有25家農業類企業掛牌上市,主要涉及動植物營養和健康、農食加工及供應領域,其中農牧食品供應企業益客食品、赤蘚糖醇產品研發商三元生物融資量最高,分別達到51.18億元、36.86億元。
2022年上市掛牌的25家農業企業歸為以下4大類,它基本上是研發、種業、平臺、解決方案等,而不是片面的新興產業,不是第一產業,而是在第一產業基礎上延伸研發的領域。這些方面,實際上也預示著資本市場對投資方向、產業發展方向的選擇。
據艾格農業發布《2022中國農業食品投資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022年,農業食品領域的投資事件數量共約5660起,募集資金共約2.03萬億。其中,2022年各類投資事件數量共約874起,募集資金1300多億。
政府促進涉農金融投入的政策很充分,中央銀行有一系列的政策工具來促進和激勵金融機構增加農業領域的貸款,特別是通過信貸政策工具來促進農業領域的發展,因此,金融機構涉農信貸投入增長很快,2011-2022年,我國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一直持續增長,2022年底,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已達49.3萬億元,是2011年末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的3.38倍,年均增長率達到11.7%。2023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4.59萬億元,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55.8萬億元,涉農貸款所占比重為23.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中央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涉及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農業資源保護利用、糧食生產發展、種業與畜牧業創新發展、農業全產業鏈提升、農業防災減災等支農投入。在降低農業企業生產成本、幫助農業企業提升品牌知名度、強化農業企業信譽等方面也加大了補貼投入力度。2009-2022年,國家財政農林水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一直持續穩定在8%以上。2007年國家財政農林水支出3404.7億元,2022年達到22499.76億元。2007-2022年期間年均增長率達到13.4%。政府財政支持的方向,不是簡單的資源利用與開發、規模擴張,而是支持怎么樣來提升內生增長能力,即怎么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政府農業投入主要采取財政預算支出、發行專項債、設立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等方式實現。
(1)政府涉農投入主要加強鄉村振興投入保障,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比如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產糧大縣獎勵、農業保險保費補貼(2023年安排459億元,支持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
二是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2023年1750億元),產業發展的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占比力爭提高到60%以上。推動幫扶產業提檔升級。
三是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深入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試驗、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
四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支持,中央財政安排相關轉移支付(2023年1770億元)。
五是綠色低碳財稅支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主要支持三個方面:
第一,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地膜科學使用回收、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加大相關產品采購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
第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氣污染防治(2023年330億元),重點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水污染防治(2023年257億元),主要支持實施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做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
第三,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2023年172億元),推動加快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繼續支持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和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促進經濟增長,加強重點領域建設,并發揮專項債券資金的積極作用。2023年1-10月,各地在批準下達的新增債務限額內,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達到了35192億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利等中央確定的重點領域建設。
早在2013年12月,中央政府就成立了交由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2021年6月更名為“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是鄉村振興產業基金“國家隊”。鄉村振興產業基金以政府財政和中央企業資金為主,主要投資農業農村發展的相關產業。據艾格農業等《2022 年中國鄉村振興基金綠皮書》,2022年底,全國范圍內的鄉村振興基金累計設立數量為192只,總計管理規模1239.82億元。有23個省設立了鄉村振興基金。除央企農村投資基金外,設立鄉村振興基金規模較大的省份分別是廣東、安徽、山東、江蘇、四川。
現代農業產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如果要投資的話,就要分析每一個產業體系、產業鏈的短板、困境。農業投資政策也是基于產業發展短板和困境出發的。每個產品,實際上都涉及到一個巨大的產業鏈,不過,每個產業鏈的開發度、發展的完善度是不一致的,有些產業鏈存在“結構洞”而不完善,有些產業鏈拓展不足而需要延伸,都為投資提供了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業新主體、新業態。
中央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的農業農村中長期發展規劃,作為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指引,主要包括《“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重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等等,《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關于做好2024-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農計財便函〔2023〕227號),是中央財政預算內支持項目儲備,《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是農業農村部部門建設項目儲備。
2024年農業投資政策利好——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儲備
建設項目儲備庫的目的是引導投資。《農業農村部計劃財務司關于做好2024-202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農業建設項目儲備工作的通知》(農計財便函〔2023〕227號)。包含11大項目指南,即高標準農田建設、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項目、數字農業建設、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農墾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每個項目的支持力度,因建設規模和布局區域不同而有差異。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的通知》(農辦計財〔2023〕18號)、《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的通知》(農計財發〔2023〕6號),強調建立健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融資項目庫,做好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現代物流設施等各類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謀劃儲備。以優化設施農業布局、適度擴大規模、升級改造老舊設施為重點。農業農村主要扶持政策與項目主要包括三大類:產業發展政策與項目、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與項目、資源環境保護政策與項目。
鄉村振興時代和農業強國建設時期,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何在?對于這個問題的認知,對于農業投資決策至關重要。
風險資本(VC)一般著眼于技術先進、市場前景較好、經濟上更合理的項目,是利潤導向的。風險資本(VC)農業投資選擇,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預示著農業發展的下一站。從VC農業投資項目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農業發展四大趨勢,也昭示著農業領域正在醞釀著的可能到來的一場技術大變革。
第一,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驅動下的農業生產效率、質量提升。智能農機、農業數字化產品和技術、糧食檢測綜合解決方案、農業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農產品流通產業數字化服務、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溫室自動化控制解決方案、農業衛星遙感數據分析服務是VC追逐的熱點領域。
第二,連接農田與餐桌的供應鏈的完善,特別是提高食品加工、農產品流通效率。提供保鮮盒等包裝產品的項目、預制菜品牌商、農產品電商平臺、流通產業數字化平臺、一二三產業融合、將非標的農產品變成標準化商品,等等,備受工商資本關注。
第三,智慧育種。育種技術是農業的“芯片”,育種已經開始進入由前沿科學技術引領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智能化、智慧化階段。
第四,微生物技術驅動下的食物變革。要樹立大食物觀,為此,總書記指出:“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產業,向動物植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因此,微生物種業的重要性程度,不亞于動物、植物種業等。研發真菌源蛋白產品、合成型替代蛋白產品、服務動植物生產的保障型產品等可以彌補蛋白不足。
博士、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經濟系訪問教授、日本農林中金客座研究員、中國農村發展學會農村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銀行中國微型金融培訓師培訓教師組組長(2008-2015)、安徽財經大學兼職教授、多次擔任過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等機構中國項目農村發展與農村金融咨詢專家、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中國普惠金融項目專家。
本文根據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農村金融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何廣文在第十四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系列會議第一期——2024年政府投資農業農村建設項目專題會議上的發言整理而成,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