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聯合印發《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2022年)》,《指引》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現代種養業、現代種業、鄉村富民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新型服務業、農業農村綠色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農業農村人才培養、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數字鄉村和智慧農業建設、農業創業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對外合作等重點產業和領域。
那么在投資和開發農業農村領域相關項目時,怎么科學、系統地進行規劃實施,本文分別從發展目標確定、科學合理布局、運營管理謀劃等角度論述,請大家繼續往下看吧!
根據資源、開發綜合條件、開發價值判斷設計合理的總體戰略定位,將特色產業發展、旅游業融合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鄉村社會生活提質升級、鄉村文化傳承與自信樹立作為進行通盤考量,理性確定最大的而又最科學的發展野心。
(1)適用村鎮:以分布在東部沿海等經濟相對興旺地區、具有產業優勢的鄉村為主,此類鄉村具有較好的特色產業基礎,且產業化程度較高。
(2)規劃要點:根據每一個鄉村的縣體特征,以優勢產業為依托,完善相關產業鏈,強化產業優勢,加速產業帶動效應。同時,若區域確有打造旅游吸引力的基礎,也可以選擇導入旅游業,發展休閑農業產業。
(3)可做項目∶三產融合產業園、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及其它產業化經營項目,即包括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項目,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項目。
(1)適用村鎮:主要針對自然條件良好的、有傳統田園鄉村風貌和地方特色的、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等自然及人文資源優勢顯著村鎮。
(2)規劃要點:把生態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構建旅游引導的農業生態示范區,同時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放大經濟效能。
(3)可做項目:生態農莊、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生態循環農業項目、生態農業觀光項目等。
(1)適用村鎮:適合分布在我國以發展農業作物生產為主、農業基礎設施完善、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商品化程度的農業主產區的村鎮。
(2)規劃要點:打造“零廢棄”型生態農業產業示范園,提高農業規模化運營程度,增加土地產出率。
(3)可做項目:農業質量品牌提升工程、智慧農業示范區、農業開放合作示范工程等。
(1)適用村鎮:分布在沿海和淡水水網漁區、牧區及半牧區及農林牧資源興旺地區,以農林牧漁為主要傳統產業的村鎮。
(2)規劃要點:根據養殖要求,因地制宜地規劃科學飼養的現代化牧區、漁區等養殖基地,有條件地區,可以以核心特色產業及區域風貌為基礎,發展旅游度假產業,規劃適宜接待的主題度假區。
(3)可做項目:休閑農業綜合體,現代牧場/養殖基地,農牧循環示范項目,綜合性海洋/農牧文化休閑度假區等。
(1)適用村鎮:在一、二線城市周邊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公共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村鎮。
(2)規劃要點:加大城鄉融合發展力度,規劃以優質鄉村優質產品和鄉村旅游度假為核心依托的新型城鎮化,打造城郊新田園鄉村社區示范項目。
(3)可做項目:觀光農莊、新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園項目、田園風情度假區等。
(1) 適用村鎮:在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捷,距離城市較近的適宜發展鄉村旅游的相關村鎮,及具有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傳統文化等特色人文資源的村鎮。
(2)規劃要點:基于區域資源條件及文化特色,以村落、郊野、田園等環境為依托,規劃提升住宿、餐飲、休閑娛樂設施,并結合良好民風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特色,打造鄉村旅游度假區。
(3)可做項目:田園綜合體、鄉村度假村、休閑農莊、古村古鎮、傳統村落保護等項目。
(1)保持鮮明的地域特色。針對山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應體現“山谷”、“水鄉”“鄉野”特色。針對文化資源豐富的地區,應體現特色“鄉味”、“民俗”等地域特色。
規劃要點:多用地方材料、符號,體現地域特色,注重整體格局和風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風貌整體和諧統一,體現特色。
(2)保持鮮明的產業特色。鄉村土地肥沃,農、林、漁等傳統農業資源豐富、具備一定產業基礎,應當把所在地的產業優勢糅合進去,著力培育支柱產業,或“農”,或“林”,或 “漁”,形成自身的特色產業。
(3)保持鮮明的生態特色。鄉村項目的打造,必須符合“現代化生態農村”的建設目標,必須保證在鄉村自然區的生態涵養,注重生態農業基地的開發及綠色產業體系、鄉村生活體系的打造等方面,都能使鄉村保持鮮明生態特色。
規劃要點:景觀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觀打造。如在環境設計、建筑設計、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循環經濟等都要注入“生態”理念。
(1)提煉元素:所謂“原生性”和“鮮活性”,是指用獨特的自然風貌、生活習俗和人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性生態元素,詮釋項目的文化傳統。可供挖掘的鄉土文化十分豐富,如紡線、織布、蒸糕、做圓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飾展示、傳統婚慶儀式等民俗文化,推鐵環、踩高蹺等游戲文化,等等。
(2)文化傳承:對歷史文化豐厚的項目地,應注重保護歷史、傳統文化,做好傳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鄉村的文化認同。
(3)品質提升:合理開發利用文化資源,系統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強競爭軟實力。
(4)重塑精神:對于文化資源匱乏或是新建的項目,應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現有建設的基礎上發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1)一二三業融合:把農業、漁業、林業、商貿業,以及飲食等各類服務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全面規劃,選擇適合項目發展方向的產業做強做大,逐步發育成為鄉村發展的有力支撐。
(2)現有產業升級:在現有基礎上發展產業,不要憑空創造和引進新的產業。
(3)調整產業結構:發揮人氣與資源集聚優勢,拉動、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完善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體系;延長產業鏈,構建合理的產業集群,打造競爭優勢,擴大產業影響力,提升產業競爭力。
(1)挖掘旅游題材:鄉村項目的開發建設,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擁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撐,鄉村發展將會更有生命力。可將山水風光、地形地貌、風俗風味、古村古居、人文歷史等作為旅游題材。
(2)打造共享配套:鄉村項目的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滿足基礎生產、生活需求以外,還應做好三個服務:
Ⅰ.注重服務社會事業。設施建設要與鎮區結合,共建共享,建設完善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整體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Ⅱ.注重服務經濟發展。建立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服務體系,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成為整合資源、集聚創新、特色產業的“新載體”。
Ⅲ.注重服務周邊村民。統籌布局、互聯互通,完善補足城鄉服務設施體系,促進服務設施向周邊農村延伸。
(3)留足發展空間:對接區域市場需求,尤其大城市周邊,旅游產品策劃考慮外溢的功能需求。
總之,從道路、交通、環境、建筑風貌,到功能布局、各類設施,從休閑、娛樂,到餐飲、商貿,在充分滿足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從打造鄉村生態旅游項目的思路出發,精心打造,務顯“特色”,使生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成為鄉村賴以發展的產業之一,為鄉村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
(1)打造活力型街區:要結合棚戶區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娛樂街區等受大眾歡迎的有活力的街區。
(2)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區項目選擇考慮彌補氣候條件等因素,積極發展全季節旅游,增加冬季項目。
(3)注重夜經濟打造:增加夜晚的商業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觀,增加鄉村夜生活、夜消費活力。
定位:田園農業生產的核心空間,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功能分區,是為綜合體發展和運行提供產業支撐和發展動力的核心區域。
規劃:選在田間水利設施完善,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的區域進行規劃建設,同時應結合我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遴選合適的種養品種,并且應當最大化的尊重場地肌理,還應當盡量滿足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充分考慮機耕道的要求與四季產業的耕作規劃。
產品舉例:農業生產區除了常規農作物種植、禽畜飼養等保障農業生產性基地、園區的建設外,還可以依托基地或園區特色開展生態農業示范、農業科普教育示范、農業科技示范、市民/團體認種田等項目。
定位:以田園景觀、農業生產和優質農產品為基礎的主題觀光區域。
規劃:以當地資源環境為基礎,規劃開發以特色園圃、現代農業設施、農產品展示、創意農業景觀小品為特色景觀要素的景觀觀光區,核心景觀片區的規劃布局要突出的景觀主題,規劃主題性景觀及特殊的游覽方式(線路、節點)。
產品舉例:觀賞型農田、名優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創意農業景觀小品展示、濕地風光,山水風光等景觀區。
定位: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延伸區域,以產業園區的方式發展現代化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經營。
規劃: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通常根據項目方資本、技術、資源等基本條件,選擇性規劃發展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無土農業、外向型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農業產業園,一般規模較大。
產品舉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可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等,主要從事種養殖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介、銷售,農產品研發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也可包含部分農業科普教育及現代農業觀光的內容,但應主要以農業生產為核心。
定位:城鎮化主要功能部分核心承載片區,農民、工人、旅行者等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
規劃:規劃適宜當地農民社區化居住生活、產業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來休閑旅游居住生活等3類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打造新型鄉村人口聚集區,保證鄉村居民生活品質,吸引人口回流,促進鄉村發展活力。
產品舉例:根據實際及長期發展需求、建筑用地塊特點,選擇開發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等不同體量的片區。
規劃:利用農業生產基地及相關設施、空間等規劃打造及農業科普教育與休閑務農體驗為一體的活動區域,讓游客深度了解鄉村務農文化的核心內涵。
產品舉例:規劃專門片區,打造現代農業博物館、現代農業示范區、傳統農業體驗區、動植物園、環境自然教育公園、市民農場、創意農業展示區、農牧體驗園等。
定位:創意農業休閑片區是游人能夠深入體驗農業創意的特色生活空間。
規劃:主要利用鄉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庫、湖泊、濕地、居民點及鄉村文化等,開展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及娛樂活動。
產品舉例:鄉村自然游憩公園及戶外運動公園:配置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車、漂流、野營、垂釣、劃船、園藝、拓展、CS及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等產品;鄉村度假村:配置鄉村文化民宿、鄉村酒店、小木屋、別墅、農業莊園等,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歸隱田園的需求。
定位:為農村、農民、農業,生產、生活提供服務和保障的核心區域。
規劃: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一方面服務于居住區內的居民、村民對醫療、教育、衛生、生產生活、休閑等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服務于農業、加工業、旅游休閑、商貿物流、鄉村金融等產業發展需求。
產品舉例:交通、給排水、電力、電信、燃氣、人防、綜合防災等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衛生、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郵政電信、鄉村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
規劃:在關注農業基礎、關注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多元產業融合。
產品舉例:健康產業、養老產業、互聯網農業、體育產業、影視產業、創意產業、科教產業、生態產業等。
(1)專業運營管理公司 在對閑置資產進行統一整理和開發的基礎上,可以引進專業的酒店運營管理公司進行運營管理。這類公司對酒店有著專業的運營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專業的管理鄉村酒店,以獲取相應的收益。
(2)村集體統一運營管理 村集體可以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對鄉村項目進行統一經營管理。由合作社統一進行結算,在利益分配上以逐年遞增的形式,為入社的閑置農宅合作社農戶分配紅利和租金,從而防止惡性競爭。
(1)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經濟是鄉村振興的命脈,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抓手,具體運營過程中要注意夯實農業產業基礎,做好資源、人才、土地、技術、資金、信息等必要生產要素的配置,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推動農旅融合,有條件的地區深入推進一、二、三產產業融合布局,打好產業結構轉型攻堅戰。
(2)塑造鄉村旅游品牌 運營管理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度假品牌培育和塑造,力求以成功特色的項目開發,打造鄉村旅游度假品牌,以完善的運營管理,塑造品牌,并逐漸實現品牌延伸和品牌輸出,在一定區域內進行品牌復制。
(3)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 一方面,讓農民充分參與其中。優先考慮本地現有居民以及返鄉居民就業,并積極組織農民培訓,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項目開發充分利用鄉村現有資源,在力求不改變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為農民帶來收益。
另一方面,讓農民真正獲得收益。從農民角度出發,制定切實能夠滿足農民利益的相關政策,進而激發農民參與旅游開發的熱情。
(1)企業——經濟、品牌、戰略投資效益 鄉村項目的成功開發建設,一方面可以獲得應的經濟回報,另一方面,隨著項目的投資、開發、運營管理及營銷推廣的系統化運作,會形成自身的度假品牌,在一定的區域內會逐漸形成品牌號召力,形成連鎖運營模式,通過模式復制獲取更大的品牌效益。
(2)農民——租金、分紅、工資等收入 鄉村項目中,農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收入來源主要分為三部分,即租金收入、分紅收入及工資收入
(3)鄉村——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效益 鄉村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會同時推進鄉村公共交通、供水供電、垃圾和污水處理、通訊信息和勞動就業服務等體系的建設,推動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升級,使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與農村田園牧歌式的傳統生活方式得到有機的融合,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