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2-01-24 14:01:36
閱讀:76
2021年1-5月,鄉村游客規模累計達到86653.7萬人次,較2020年同比增長55.5%。疫情防控常態化中,鄉村游市場向好發展,鄉村度假正成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閑度假方式。鄉村領域的吃、住、游、購、娛環節供給創新與需求拉動共同推動鄉村文化和旅游市場發展。鄉村主題得到廣泛關注,“美麗鄉村”等成為熱門討論內容。
隨著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日漸明晰,各項配套政策逐步細化,“農業、農村、農民”相關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旅游業在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既帶動了鄉村發展,又帶活了疫情下的旅游,使得鄉村文化、非遺資源、古村落文化、原生態好物等鄉村游天然的、專屬的IP能出現在大眾視野里,并以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促成文化賦能旅游、旅游振興鄉村的良性互助關系。
鄉村旅游市場穩步復蘇,信心提振,行業獲市場認可
國家戰略指引下,國內各地依托政策扶持、企業跟進和資本投入積極開發鄉村旅游市場。2021上半年,國內大環境趨于好轉,國內鄉村游市場也呈現穩步復蘇態勢,2021年1-5月,鄉村游客規模累計達到86653.7萬人次,較2020年同比增長55.5%。旅游行業整體進入景氣通道,行業普遍看好鄉村文化和旅游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
@世界旅游聯盟&浩華
另外鄉村游的發展不止局限于旅游,通過政企聯動,幫助農民完成抖音品牌號、抖音小店的開通,為優質農品搭建“短視頻+直播+電商”三位一體的產銷直鏈營銷平臺,更配有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服務,這一系列完善的配套措施,打破了原來農產品有產物沒銷路的困境,不僅為農民增收,還讓鄉村發展有更多的可能,獲得文旅行業的廣泛認可。
@中國旅游研究院
很多企業對于加大短視頻推廣投入的意愿較高,多數選擇通過抖音平臺來觸達用戶,讓更多的用戶種草,這已成為已鄉村文旅企業與品牌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據中旅院2021上半年鄉村企業調研數據可得出,近半的企業都愿意大力投入短視頻推廣,全媒體環境下只有主動出擊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鄉村度假正成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閑度假模式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鄉村度假因為活動區域相對開闊、人流密度相對較低,正在成為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閑度假方式。特別是在中長距離旅游受限的情況下,鄉村度假更是成為短距離休閑度假的重要選擇。2021年國內鄉村游需求旺盛,出游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從省城角度看,廣東、河南鄉村出游規模超過70000萬人次,其次以山東、四川、河北,出游規模在5000-6000萬人次,云南、遼寧、陜西、廣西、貴州鄉村游游客均超過3000萬人次。
@中國旅游研究院
顯然,城郊20-150公里成為鄉村游的黃金發展地帶,省域鄉村游客源以省內為主,多數地級市的鄉村游發展也以本市游客為主導,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和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聯合開展的2021上半年鄉村文化和旅游市場專項調研結果(以下簡稱“專項調研”)顯示,2021上半年48.0%的受訪者進行了外出旅游,其中選擇鄉村游的游客占比達到74.5%。從出游范圍看,本市周邊鄉村出游占比48%,省內鄉村游占比40%,跨省鄉村游占12%。
據中旅院調研數據顯示,人們鄉村游的核心訴求更多的還是放松身心,且不再單一追求欣賞田園風光,對社交、特色文化、特色景觀、特色美食、新奇的體驗等也有一定的需求。鄉村有著不同于城市的特性,又因城市客源的流入,鄉村游需求不斷發生變化,讓鄉村游既可以看得見山水和鄉愁,又能保持現代生活品質。
常態化防控形勢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城鄉居民的集聚形勢,但人民對美食的需求依然旺盛,美食旅游已然成為慣常的生活方式。
專項調研數據顯示,游客的餐飲消費意愿更高,鄉村消費意愿更高,鄉村消費占比在40%,60%區間范圍的受訪者達到32.21%,高于其他消費業態。所以,著力提升鄉村餐飲,已成為釋放旅游消費需求、培育鄉村旅游新型業態的現實路徑。此外,安全衛生的場所、就近選擇、親友或網紅推薦構成了游客對餐飲選擇的主要依據。
@中國旅游研究院
“住”——高品質民宿需求不斷增加,環境與安全是核心訴求
游客對于鄉村民宿的軟硬件都有了更高的期待,高品質民宿消費需求不斷增加。原來對鄉村民宿的印象大多是簡陋、設備不全或者是供不應求,但隨著鄉村游的發展,這些問題逐步被解決,安全衛生、環境優越、有文化氛圍和獨特創意的民宿越來越多。據專項調研顯示,人們出游的住宿花費比也有所改善。
@中國旅游研究院
鄉村游基于客源地思維下的需求引領,鄉村民宿通過文化理念輸入、創意設計、社區社群營造、消費場景拓展等方式,構建主客共享的現代化鄉村休閑美好空間。多元化的休閑消費場景,是維持鄉村旅游運營的重要渠道。目前,眾多民宿通過發展美術館、兒童樂園、培訓學校等,最大限度挖掘既有客流的消費價值。
游客對鄉村的期待不再局限于自然風光、傳統文化、鄉土風情、古村落遺產等成為休閑消費的重要選項。一方面,游客關注與鄉村有關的文化符號 、歷史變遷、生活方式等,以鄉村特色文化為核心的產品備受關注 ;另一方面,不斷涌入的城市游客,將自身的娛樂、休閑消費理念帶入農村,鄉村的文化空間也在發生改變。
對標游客不斷升級的體驗需求,聚焦文化休閑、家庭親子等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涌現。專項調研顯示,鄉村休閑內容以文化體驗(54.8%)、親子互助(21.1%) 、體育健身(15 5%)內容為主。同時,鄉村游文娛的花費也隨之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在鄉村游中文娛花費占比超過五成的用戶超過了80%。
@中國旅游研究院
隨著鄉村旅游和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鄉村購物不斷升溫 ,鄉村特色產品備受青睞 。游客在體驗鄉村風情的同時購買特色農產品,讓鄉村購物消費更加生活化,通過感悟鄉村人文歷史,對非遺等文化產品的消費熱情不斷增加,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傳承推廣。專項調研數據顯示,從購物內容上看 ,鄉村土特產55 4% 非遺及文創產品36 2%為主要內容。從消費占比來看,四成以上受訪者購物消費占總花費的比重超過20%。
企業側方面,根據2021上半年鄉村游企業專項調研數據顯示,65.4%的受訪企業看好鄉村經濟發展,27.3%的受訪企業表示比較看好。在行業普遍看好夜間市場的背景下,未來夜間場景創新需要持續的文化引領和科技支持。
鄉村專屬的文化IP已經在抖音占有一席之地,鄉村主題的短視頻總能引起大多數人的關注,近期一個名叫“張同學”的農村生活實錄瞬間出圈,獲粉無數,從中也透露出困在城市的人對鄉村氣息的向往。之前抖音發起的鄉村公益項目和助農計劃也得到不錯的反響,鄉村的好景好物在一系列政策扶持、流量助推、環境引導下越來越具挖掘潛力。
城市項目越來越難做,人們對城市更多的印象都是高樓大廈和枯燥無味的生活,又受后疫情時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往農村的生活,普通的農家樂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政府政策導向和人們需求的作用下,鄉村游備受熱捧,并成為國家旅游業改革創新的重點。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