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策劃 ›
作者:
發布:2023-08-18 11:08:31
閱讀:41
位于成都崇州的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始終堅持繪好“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足富裕”這張藍圖,先后印發《德陽市鄉村振興雙環線建設實施方案》《德陽市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深入踐行重農抓糧、提質增產、科技興農的現代農業振興路徑,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政策保障
落實“四五五六”發展總思路,將鄉村振興納入建設現代化德陽“五大戰略”,印發出臺《關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德陽市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方案》,聚力實現“兩個高于”、打造“三個示范”,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1個、全省鄉村振興先進縣4個、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鎮村100個以上,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全國、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德陽經驗。
機制保障
印發《德陽市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組建園區建設、種業振興、人居環境、鄉村建設、農機裝備等11個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專項工作小組,高標準制定年度重點工作方案,明確主要任務,強化部門協同,整合要素資源,形成互相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格局,確保一體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落實。
要素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長效機制,落實土地出讓收入優先用于農業農村的年度比例要求,保障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于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土地年度計劃應安排至少5%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保障鄉村重點產業和項目用地的要求,落實設施農業用地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政策。
位于成都崇州的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田景觀。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始終扛牢“天府糧倉”重要承載地大旗,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德陽片區的實施意見》,錨定豐產、科技、綠色、智慧、致富“五大”糧倉融合發展目標,奮力打造產出更高效、產品更安全、資源更節約、環境更友好、效益更突出的“天府糧倉”核心示范。
聚焦良田糧用,夯實豐產基底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把提升基礎地力作為提升糧食生產潛能的首要任務,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高標準農田“投融建運管”一體化試點,推廣耕地種植用途數字化管控“一張圖”,著力打造田塊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節水高效、農電配套、宜機作業、土壤肥沃、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全市納入都江堰灌區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截至目前,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88.2萬畝,其中在永久基本農田中建成212.5萬畝、占比達74%,居全省前列。
聚焦產業增效,打造科技高地
全面落實“藏糧于技”戰略,以水稻、小麥全程機械化和油菜機播機收輕簡化為重點,大力推廣先進糧油生產技術和耕作模式,打牢豐收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芯戰略,用糧“芯”提高單產。推動旌陽區、羅江區油菜制種基地建設,培育當家品種,構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用、利益聯結的“育繁推”育種體系。自主育成新品種132個,4個品種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超級稻,3個品種獲評四川省第七屆“稻香杯”特等獎,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聚焦生態發展,構筑綠色格局
構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農業品牌體系,加快有機企業和產品培育,開展農產品質量監測和溯源管理,將糧食生產主體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重點,建立質量監測預警數據庫。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標”農產品達566個,入選省級農業品牌目錄3個,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4個,全市2604家經營主體納入國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均達95%以上。
位于成都崇州的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里,智能插秧機正在田間作業。崇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聚焦數字賦能,深化智慧建設
探索農業生產數字化管理服務模式,推進數字農業信息平臺建設試點,打造全域資源管理圖、全過程服務物聯網、全周期產業區塊鏈“一圖、一網、一鏈”數字農業體系,開展耕地用途數字化監管試點,建立農田數字“身份證”,打造集“制造、展示、應用、推廣”于一體的丘區山區農機裝備產業園,創建全程機械化示范縣1個、“五良”融合示范片區3個,培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2個,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144個,推進“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5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76%,居全省第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3個和9個百分點。
聚焦主體培育,提升致富動能
實施“小農戶”振興計劃,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集聚發展,支持種糧農戶向家庭農場提升,引導農民創辦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全市現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95家,30畝以上種糧大戶2577戶,建成家庭農場1萬余家、農民合作社3800余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971余家。
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建設西部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市。2021年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德陽以第一名的成績獲評全省首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市。
“優”產業
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優化構建“2+5”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穩定發展優質糧油、生豬2個主導產業,積極發展中藥材、花卉水果、蔬菜、食用菌、蠶桑5大特色產業,支持和推動縣(市、區)以“特色小鎮(中心村)+農業園區”模式,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形成“6+N”園區布局。2022年全市糧食產量196.1萬噸,生豬出欄281.4萬頭;全市夏糧單產332公斤/畝,油菜籽單產198.9公斤/畝,均居全省第1位。累計建成現代農業園區51個,現有省星級現代農業園區6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園1個。
“聚”人才
在全省率先開展整市推進職業農民制度試點,建立覆蓋6720名家庭農場主、3020名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的職業農民儲備庫,出臺認定管理辦法,支持職業農民加入社會保障體系,探索建立與城鎮職工同樣的退養制度、公積金繳存制度,深入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選拔1507名優秀農民工、783名產業帶頭人進入村“兩委”班子。
“興”文化
堅持既塑形又鑄魂,開展傳統文化保護行動,實施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創建市級以上文明鎮村344個、文明家庭125個,旌陽區孝泉鎮入選全省“十大魅力鄉鎮”,四個鎮入選鄉村文化振興全省百強鎮。
“美”鄉村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彩鋼棚“四大革命”縱深推進,全面啟動農村“五網”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明確將農村基礎設施“五網”建設納入100項重點任務中的十大民生實事,開展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行動。全市595平方公里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農村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已成為新常態。
“強”堡壘
建立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35位市領導、92個市級部門(單位)聯系35個重點鄉鎮。著眼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積極探索市、鄉跨級交流,擇優選派288名優秀干部、業務骨干充實鄉鎮干部隊伍。統籌整合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力量,向254個鄉村振興任務重、力量弱、底子薄的村,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562人,發揮“頭雁效應”,帶動“群雁高飛”。
推薦新聞